新聞資訊
News
一、原文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適應產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23年7月14日至2023年8月14日,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登錄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http://www.ndrc.gov.cn)首頁“意見征求”專欄,進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欄目,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附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3年7月14日
二、涉及連續制造、微化工鼓勵類的條目,如下:
十一、石化化工:7.新材料:低 VOCs 含量膠粘劑,環保型水處理劑,新型高效、環保催化劑和助劑,功能性膜材料,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電子氣體、新型顯示和先進封裝材料等電子化學品及關鍵原料的開發與生產,微通道反應技術和裝備的開發與應用。
十三、醫藥:1.醫藥關鍵核心技術開發與應用:膜分離、新型結晶、手性合成、 酶促合成、連續反應等原料藥先進制造和綠色低碳技術,新型藥物制 劑技術、新型生物給藥方式和遞送技術,大規模高效細胞培養和純化、 藥用多肽和核酸合成技術,抗體偶聯、載體病毒制備等技術,采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
十三、醫藥:3.生物醫藥配套產業:化學成分限定細胞培養基,新型純化填料和過濾膜材料,高端藥用輔料,疫苗新佐劑的開發和生產,特殊功能性材料等新型藥用包裝材料與技術,即混即用、智能包裝等新型包裝系統及給藥裝置的開發和生產;高端化、智能化制藥設備,新型制劑生產設備,大規模生物反應器及附屬系統,蛋白質高效分離和純化設備,藥品連續化生產設備;實驗動物標準化養殖及動物實驗服務。
三、關于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說明
一、修訂背景 :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 的決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是引導社會投資方向、政府 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政策的重 要依據。現行版本是 2019 年本。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適應產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 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相關 部門組成的修訂工作組,在廣泛征求各地方、有關部門、行業協 會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 年本, 征求意見稿)》。
二、修訂導向 :《目錄(2023 年本)》: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發展經濟 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構 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 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導向是:
一是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增強制造業 核心競爭力,推動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不斷引領產業向中高端 1躍升。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加 快推廣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轉變。鼓勵綠 色技術創新和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 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二是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高 先進產能比例,有效擴大優質供給。依法依規化解過剩產能,淘 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構建產業發展新引擎。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 鞏固和提高糧食、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 撐。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優化基礎設施 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三是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加快實現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積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 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推進產業基 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 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增強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確保糧食、 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四是構建優勢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 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生 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 代物流、法律服務等服務業,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推動生活 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托育、 2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 供給。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在此基礎上,我們修訂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 年本,征求意見稿)》,共有條目 1002 條,其中鼓勵類 348 條、 限制類 231 條、淘汰類 423 條。與上一版相比,總條目減少 476 條,鼓勵類減少 473 條、限制類增加 16 條、淘汰類減少 19 條。 其中,鼓勵類條目數量減少,主要是對同一類型的條目進行了歸 類整合,以更好突出《目錄》體系化特點和實用性,合并后的《目 錄》鼓勵類條目數量雖然減少,但鼓勵方向更加聚焦、鼓勵事項 總體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