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8978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91001億元,下降0.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7044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投資129685億元,增長12.3%;第三產業投資242249億元,下降0.7%。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3%。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13.2%,制造業投資增長9.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4.8%。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
國家統計局8月15日發布數據,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1%;環比上月增長0.35%。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5.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6%。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制造業增長5.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0%。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制造業增長5.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0%。分行業看,7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4.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5.7%,農副食品加工···
國家統計局9月14日發布數據,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5%,環比增長0.32%。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5.9%。分三大門類看,8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制造業增長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8%。分經濟類型看,8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股份制企業增長5.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2.8%;私營企業增長4.5%。分行業看,8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3.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0%,···
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指出,為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以下簡稱自愿減排市場)有效銜接,設立兩年過渡期;避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從綠證和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重復獲益;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交易監管。該通知將自2024年10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2年。該通知提出,首先要設立兩年過渡期。過渡期內,適用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海上風力發電》《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
8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簡稱《方案》)提出,2024年發布70項碳核算、碳足跡、碳減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國家標準,基本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全覆蓋。《方案》還提出,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的三位一體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為此,《方案》明確了16項重點任務。其中,在加快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研制方面,《方案》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一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在碳排放控制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石化化工乃至國內各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明確方向和制度保障。《方案》的發布無疑是我國碳排放控制政策體系建設的里程碑事件。文件全面體現了新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詳細規劃了實現“雙碳”目標的具體路徑和制度體系,為石化化工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石化化工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方案》提出,圍繞重點領域研制一批國家標準、采信一批團體標準、突破一批國際標準、啟動一批標準化試點。2024年,發布70項碳核算、碳足跡、碳減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國家標準,基本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全覆蓋。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的三位一體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7月26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動員全系統黨員干部進一步凝心聚力、奮發進取,以改革創新精神全力推動工作落實,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穩定增長,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效果初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加快,制造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取得新成效,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金字招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信息通信業發展態勢良好,···
我國《“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確定“十四五”期間生物航煤使用量為5萬噸,這是基于2020年我國生物航煤的產量決定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符合實際而且是比較科學的。當時僅有中石化鎮海煉化可以生產生物航煤,并且拿到了適航證。2024年1月,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持續航空燃料通過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是我國首家獲得適航證的生產民營企業,這是在中石化拿到生物航煤的適航證后我國生物經濟行業又一巨大進步。君恒的技術進步為民企以及其他11家石油石化央企與地方國企在技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