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當前,國內不少石化產品出現供需結構性矛盾,而且未來不確定因素也將持續增加。對此,我們要對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關鍵領域重大需求保持高度關注,穩扎穩打練內功、循序漸進強筋骨、守正創新補短板,以高水平規劃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盲目無序擴張,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
2024年,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價格漲跌不一,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國內煉化、煤化工、天然氣化工同質化供給不斷增多,無序競爭持續加劇。同時,受國外市場需求影響,石化產品出口乏力,加之國內需求不足,致使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
企業的盲目無序擴張是供需結構性矛盾加劇的主要推手。目前國內煤制己內酰胺、乙二醇、烯烴、1-4,丁二醇、芳烴等企業“內卷”嚴重,制約了整個行業的平穩有序發展。截至目前,以上產業仍有不少企業正在開足馬力進行新項目建設。
此外,中游服務端供給衰減。比如化工裝備制造業就深受其害。在新建高端項目乏力、最低價中標、半拉子工程回款難等影響下,目前不少化工設計以及裝備企業舉步維艱、人員流失,工程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不斷下降,對今后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憂。
統籌發展全局,不適合干的堅決不干
化工產品價格主要受國內外市場、供求關系、原材料價格、生產成本、環保政策、質量優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不久前美國宣布將提高石油產量并降低價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如果不做相應減產,那么今后幾年國際油價將會逐步走低,且有可能較長時間內維持在低水平運行,這將有利于國內煉化企業降低成本,但對煤化工板塊的發展則非常不利。
只有高水平的規劃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供需要平衡,發展應有度。做好行業規劃,要有科學觀、時代觀、歷史觀、價值觀、經濟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當前與長遠、大我與小我,正確處理好國家、行業和企業的關系,正確處理好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的關系,要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慎重開展研究。
新上項目要效益為先、避免重復建設,還要科學規劃,統籌考慮產品、市場、歷史周期走向,把項目研究透,不能盲目擴產,不適合干的項目,堅決不干。要練好內功,根據市場變化,規劃項目設計、制造、生產等進度,層級落實、精細化推進,關鍵是要創造效益,殷實錢袋子。
做好科學規劃,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
為此,建議“十五五”時期行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了解和把握國民經濟總需求、總供給,通過AI大模型建立供需結構性矛盾預警系統,并制定相應的調整機制,促進產業均衡發展。
二是調整國內能源結構,綜合考量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統籌有序發展,壓減煤電,新上核電,用好風光電,解決資源短缺難題。
三是優化沿海、腹地、內陸地區資源化、市場化梯級布局,使產業發展有縱深空間和回旋余地;同時增強區域協同發展。
四是支持有供需結構性矛盾的產業關停并轉、優化重組、裝備更新、技術迭代,穩定有效供給,保持行業可持續發展。
五是強化對進入門檻較低行業的非理性投資行為,以及存在供需結構性矛盾行業新建項目的規范。
六是出臺一攬子支持和保護政策,確保化工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鉆井、重型裝備制造等重大行業的制造能力滿足未來高質量發展需要。
七是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廣使用節能增效的技術、工藝、設備,促進存量提質增效。
八是關鍵高技術領域要加強基礎研究,并適時進行應用嘗試。煤制油行業可新建1~2個項目,年新增供給700萬~800萬噸。
九是加強重載鐵路、特高壓輸變系統等的建設,滿足資源、能化富集區產品的外運需求。
十是慎重考慮和測試新能源汽車、甲醇汽車、氫能汽車、油電汽車、醇電汽車等的科學性、可行性、經濟性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多能互補的交通運輸體系。
十一是審慎研究風光生物質發電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制綠色甲醇以及與現有化工企業耦合工藝路線項目,在技術沒有得到充分驗證且經濟性不佳的情況下,堅決避免盲目發展,以免產生重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