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加強資源保障 生產高端新材料
我國硼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優質硼礦資源較少,產能總體規模較小,且多數高端產品仍然依賴進口。行業要加大硼資源保障力度,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生產高附加值硼產品和高端含硼新材料,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促進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11月24—25日于山東威海舉行的2024年全國硼產業發展大會為硼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路徑。
據鹽湖學和礦床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介紹,目前我國硼礦品生產企業眾多,硼產品類型達到50余種,但總體規模較小,難以發揮群體效益。此外,硼高端產品對外依存度仍然較高。2023年,我國硼酸進口依存度在50%左右。
同時,我國硼資源對外依存度也居高不下。“我國硼礦資源緊缺,高品位資源缺乏,且后備資源不足,保障程度較低。2023年,我國硼礦外采率為86%。”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總工程師焦森介紹說。
鄭綿平也表示,雖然我國硼礦類型多,但優質硼礦資源較少。目前東北地區的硼鎂石礦經過多年開采已近枯竭;硼鎂鐵礦儲量雖多,但作為硼資源利用的工藝技術難題還未解決。“世界公認火山沉積硼礦規模大,品質好。建議有關部門重視火山沉積硼礦的勘探,并建立綠色找礦和開發利用專項,盡快使我國硼資源勘采取得重大突破。”鄭綿平指出。
為了提高我國硼礦勘查利用水平,焦森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升主要硼礦床成礦理論研究水平,指導找礦工作。二是加大主要硼礦成礦區(帶)勘查投入,重點加強遼東—吉南沉積變質型硼礦老礦區深邊部攻深找盲;西藏、青海現代鹽湖型硼礦勘查;新疆烏魯木齊—七角井海相火山巖型硼礦勘查。三是提升共伴生硼礦、難選型硼礦的綜合利用水平,著力攻關西藏、青海現代鹽湖型硼礦、伴生硼礦主要有用元素綜合利用技術和遼東地區硼鎂鐵型難選礦石選礦工藝研究。
今年以來,硼產業企業經營壓力大、經濟效益不及預期。對此,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栗歆指出,硼產業一定要從國際國內大環境和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大周期大趨勢來認識和思考面臨的問題。既要正視當前產業升級的難度和挑戰,也要看到中國特有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市場優勢。
談及硼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栗歆認為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堅定信心、向強而行。企業要不斷強信心、強技術、強品牌、強管理、強產業鏈條、強人才團隊。二是要開拓創新、向新而行。企業要向新的消費市場領域進軍,走出行業價格“內卷”的困境。三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目前,“兩硼”產品和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有影響的高附加值硼產品均依賴進口。行業要不斷突破,研發高端化、系列化、專用化、功能化高端產品,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
無機鹽協會硼化工分會常務副會長韓光啟呼吁,硼產業要重視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生產高附加值的硼產品和高端含硼新材料,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